-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05/20]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中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于办学定位以及围绕办学目标而开展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做出了明确规定。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
人才培养方案是本科教学中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于办学定位以及围绕办学目标而开展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做出了明确规定。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办学定位,其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为目标。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是在本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下创设的学科,创办于2008年。经过10年的发展,已为社会输出了6届毕业生。毕业生大多在建筑设计类企业、房地产企业、政府单位任职,从事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图设计或担任相关管理工作。
然而现行的培养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在岗位上发挥自身所长?针对毕业后的不同岗位分工是否需要实行差异化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2017年6月,笔者在毕业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从就业区域、岗位分工、软件能力、教学建议等方面针对2013—2016年已毕业学生进行全面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 原有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该次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64 份,占毕业生比重的46%,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调研得到如下信息:就地域分布而言,该校建筑学毕业生50%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25%的毕业生在湖南省,25%在其他地区。基本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又为大城市输送了人才。被调研学生中,50%左右在甲级设计院就业,25%左右在中等规模的设计院,25%从事相关行业,整体就业质量尚可,基本实现了既定的培养目标。但通过信息反馈及相关数据,也发现如下问题。
1.1 课程体系缺失,课程之间的联系薄弱
该次调研中,一些学生提道:“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指导中,设计思维的引导不够,对于造型和空间设计的训练不够。”学生在技术类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建筑设计中难以得到落实,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欠缺,图纸的设计深度不够。对于设计的建筑规范、施工可操作性、建筑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益等影响落地性的因素考虑不够。基于以上的不足,影响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的提升。这说明培养计划中没有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不明晰。设计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缺少联合教学的环节,课程之间的联系薄弱。
1.2 实践课时比重不足,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据统计,在总学分分配中,该专业通识基础课约占课内教学学时比例由2008年的34.2%上升到2017年的 39.2%,所占比重较大,随之专业课程比重反而有所下降,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大多数专业理论课中,理论学时比重过大,实践学时比重偏小,这种“偏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影响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该专业主干学科的学分,在总学分受限的情况下,建筑设计课总学时仅为376 课时,相比同类型院校,设计课时被大大削减了,这些都使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受限。
1.3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经过应试教育阶段,填鸭式教育使部分大学生们缺乏探索精神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该次调研中,部分学生反应:进入大学阶段,一些学生自学能力欠缺,学习兴趣淡薄。在入学阶段的设计基础课中,许多作业需要查阅资料独立完成。一些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对专业学习逐渐丧失信心。大学是唤醒内在的意识,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阶段,需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4 原有培养计划中,针对不同工种的差异化培养意识较淡薄
据调研数据统计,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种有:施工图设计、方案创作、房地产管理、室内设计、幕墙设计、施工以及项目管理、BIm工程师,以及在事业单位从事招投标工作和城乡规划管理及建设项目审查工作。其中毕业生当中从事方案创作的比重最大,达到42.4%,说明在教学当中既要重视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又要兼顾其他。
软件运用能力是本专业重要技能之一。在软件的运用方面笔者进行了重点调研。据本次数据统计,实际工程中除了使用天正、PS、SK 等常用软件外,77.3%的毕业生表示在工作中还使用了其他软件,其中BIM 类软件比例较高。
原有的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建筑施工、景观学原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一些课程,但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且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培养意识淡薄,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1.5 学生主要由学校独立培养,培养模式单一
文章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hngcxyxb.cn/qikandaodu/2020/0709/374.html